English

你何时才能长大

中国的校车产业——
2000-03-03 来源:光明日报 陆彩荣 我有话说

当你看着一个个小学生,背着厚厚的书包,在沙丁鱼罐头般的车厢里拥挤着上下学的时候;当你看到寒冷的冬日里,孩子们披星戴月地出入学校的时候;当你看到每天早晚学校门口拥挤的家长、焦急的目光的时候;当你看到早晚学校门口乱七八糟的各种车辆的时候;当你从电影电视上看到国外的孩子坐校车上下学时候,多少人在心底里呼唤:有个接送学生上下学的机构多好!

社会需要校车服务

校车(schoolbus)产业,作为一门服务社会、方便社会的产业,在节省家长时间的同时,也能体现对下一代的关心。它无疑是一项福利事业,而且是一门前景可观、长盛不衰的事业。据报道,美国的校车产业就是由弟兄俩投资,发展成全国的连锁公司的。

近年来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,社会对于校车的需求也日渐抬头。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个人接送、居委会接送、下岗工人组织接送等。北京曾出现过一家专门接送中小学生上下学的靓海公司,它是由教育系统的第三产业兴办的。

但就是这一个社会有需求、人民有需要、孩子有愿望的产业却总也长不大。个人接送且不论,单说接送公司,以靓海公司为例,这家公司业务高峰时曾发展到1300多辆车,接送1200多中小学生,而且月租费不到300元,可谓价格适当,其兴也盛。

但后来这一公司慢慢地声息弱了,最近一打听,只剩下100辆多车,接送100多个孩子,大有奄奄一息之势。据了解,影响接送业务发展的有两个主要因素,一是出租业务主管部门管卡压太多,经常以抓黑车为名,对接送公司车辆进行围追堵截,弄得接送司机人心不稳,无心接送;二是接送公司本身业务也不规范,个别司机打着接送的旗号,以上路非法揽活为主要目的,影响了接送的形象。

本来,出租业务主管部门从规范出租市场秩序出发,进行行业管理也无可厚非,但是对于像接送这样的业务究竟如何管理,怎样定性,这需要管理者有一个全局眼光、大局意识,有真正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。或者用小平同志的话说,用人民满意不满意,人民答应不答应,是不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精神进行行业管理。

接送服务离校车产业还有不少距离

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部门也曾郑重其事地推出接送业务,首批推出22家出租公司开展接送,并要求有关出租公司成立接送中心等。但据记者了解,这一业务雷声大、雨点小,出租公司基本没有开展这一业务,司机们反映说,他们机动性太强,让早晚定时定点接送,而且300元左右的月租谁也不愿“找这份罪受”。

的确,接送是一门非常辛苦,需要高度责任心的工作。接送近一点的还好办,一般在7至8公里,早晨又比较堵车,正常半个小时的路程,要走40至50分钟,所以,一般6:40左右就到学生家门口接,下午5:00左右准时去学校接回家,期间还不能出现任何差错。一些出租司机反映说,早上送去还好办,下午接就很难保证了。出了车,撒丫子一跑一天,谁知道到时在哪里。因此接送必须是专职的才行。

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靓海公司找了一批北京下岗工人开展这一业务,开始形象还不错,反映也好,公司还为每个学生上了公共安全险。被接送的孩子家长也都比较满意。上海、天津、广州等城市不断有专人到靓海公司学习、取经,准备推广这一业务。

但由于公司业务一直没有正式批准;且随着查“黑车”的次数越来越多,司机们怨声载道,接送质量有所下降,而且后来由于公司管理不到位,该签的合同也不签,而且随意涨价,使家长们有了怨气,业务逐渐受阻。

从产业角度看,接送服务远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校车产业。接送服务要成气候,发展成规模经济,还有许多路要走。

发展校车产业需要全社会支持

对于这样一个利民项目的濒于流产,我们不能不感到十分的遗憾。总结北京的实践,我们认为,要使校车产业健康地成长起来,起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:

一是城市主管部门要胸怀广阔,解放思想,真正支持这一业务的发展,并为它的成长从税收、行业管理等方面创造必要的宽松条件。因为这是一项人民需要的事业,是关心下一代的事业。如果可能的话,最好由政府部门来办这样的业务,给予必要的支持。

二是具体接送业务单位要在确保学生安全、准时上下学的前提下,进行规范化的管理,价格由物价部门审核后,以经济实用、微利为原则,开展业务,不能随意涨价。

三是政府部门要提供优惠政策,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校车业务,可由街道、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等多方力量兴办,可采用国家发展交通事业的“国家、集体、个人”一起上的方针,为中国校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条件。

退一步说,放开一条生路,也无碍出租业的发展。任何一个事业的成长都是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的,在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,人民群众有了接送学生上下学的需求,这本身就是一个市场机会,就是出租业发展的新的契机。

我们的出租业管理部门不应该采取“围追堵截”的被动管理方式,而应该解放思想,放开眼量,主动地为校车产业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政策支持,促成这一事业的发展。

从国际发展趋势看,这一个产业也是上升中的朝阳产业。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,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一个有着广泛社会需求的产业发展。既如此,我们为何不能放下架子,玉成其事?

哪一个城市真正开展这一业务,哪一个城市的管理者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拥护。为了孩子幸福的工程永远是民心工程、德政工程。在我们的城市管理者“为民办实事”一栏内,谁能敢为风气之先、拔这一头筹?我们期待着!

我们在这里向全社会呼吁:中国的校车产业,愿你快快长大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